北京首次发布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优秀案例2022-09-15

  8月23日,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召开2022年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会。会上,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首次发布10个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优秀案例,推广北京在长期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中积累的优秀经验做法。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司副司长刘毅、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周立权出席活动并讲话。

  刘毅指出,北京市秉持便民利民的宗旨,注重促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便利化和可及性,成绩斐然。希望北京市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形成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”等重要指示精神,进一步抓好《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(2021—2035年)》《“十四五”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》和《知识产权公共服务“十四五”规划》的任务落实;加强服务资源整合,做好分级分类指导;发挥自身优势,创造更多典型经验;强化普惠性,兼顾特色化,形成公共服务“共振”效应,努力打造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杆城市。

  周立权表示,高标准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,提高知识产权服务的便利性和精细度,北京市将加强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建设,根据企业需求,及时提供知识产权惠企政策、服务资源、服务产品;对标公共服务事项清单进一步畅通服务渠道,指导小微企业便利获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;针对优化营商环境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、“两区”建设知识产权全环节改革等重点任务,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效果,推动产业创新发展。

  据介绍,此次发布的10个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优秀案例内容涉及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、“两区”建设、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等重点工作任务,服务数字经济、智能制造、医疗健康等重点产业,是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的成功实践和重要经验。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,优秀案例的评选与推广将进一步提高全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,助力优化营商环境、支撑首都高质量发展。目前北京市共有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区中心17家、工作站90家、信息公共服务网点59家、商标品牌指导站17家、版权工作站42家、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服务联络站10家。2021年至2022年6月底,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区中心、工作站共定点服务企业7237家次,其中小微企业占比91.8%,解答知识产权咨询1.7万余件,举办知识产权培训881期,为企业推送知识产权相关资讯2万余条。

  会上,北京市公共服务中心还与中华商标协会、北京市专利代理师协会签署志愿服务合作协议,为创新创业知识产权服务导师代表颁发聘书,为在2021年度考核中获得优秀的区中心、工作站颁奖,为北京地理标志产业协会工作站等7家新建工作站授牌。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优秀区中心、工作站及优秀案例代表作了典型发言。北京市委宣传部,市科委、中关村管委会,北京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单位的有关领导,全市16区知识产权局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局相关工作负责人,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区中心、工作站、商标品牌指导站、版权工作站负责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会议。

  ▼优秀案例名单

  (来源:北京市知识产权局)